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迅速兴起,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其中,2014年中国P2P网贷交易规模为2598亿元,同比增长175.1%;预计2015年中国P2P网贷交易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在中国网民对各类型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的认知度方面,第三方支付在网民中认知度最高,占为81.2%;其次是互联网渠道销售货币基金,认知度占比为57.9%;P2P与众筹融资认知度也有较大提升。
一、“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跨时空配置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既包括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业务,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以服务的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贷、众筹)和互联网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行业发展“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督”
2、客户资金安全在特定平台上存在一定隐患
3、信用体系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
4、从业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信息安全水平有待提高
5、因互联网金融电子化交易程度高、不间断交易和受众广的特点,已成为洗钱犯罪的新方式
金融政策解读
二、用户行为分析:网民渗透率近七成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的网民渗透率为68.1%。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拉升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渗透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快速发展的P2P网贷、互联网渠道销售货币基金以及众筹融资,上半年股市的良好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对各类型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的认知度方面,第三方支付在网民中认知度最高,占为81.2%;其次是互联网渠道销售货币基金,认知度占比为57.9%;P2P与众筹融资认知度也有较大提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对各类型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的认知度方面,第三方支付在网民中认知度最高,占为81.2%;其次是互联网渠道销售货币基金,认知度占比为57.9%;P2P与众筹融资认知度也有较大提升。
与2014年相比,2015年用户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资金,已显示出从传统理财产品流出的迹象。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已对传统投资理财产品产生一定的威胁,并且在获取互联网金融金融原生用户上更具有优势。
2015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对互联网金融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方面,31.5%的用户期望互联网金融投资收益率在5%-10%,6.4%的用户期望互联网金融投资收益率在20%以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中国网民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判断方面,47.8%的中国网民对“互联网+金融”前景表示非常看好,仅有5.4%的中国网民表示不看好“互联网+金融”。从国家决策层释放的政策利好信息无疑将对整个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增强了普通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互联网金融安全概况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的出台,移动金融在近两年迎来了高速发展。然而信息泄露、手机诈骗、手机钓鱼等案件频发,导致移动安全形势严峻。移动金融因其特殊性,对安全性要求更高。
手机恶意软件不断攀升,窃取隐私、恶意盗版以及支付类恶意软件给用户带来极大危害。特别是移动金融相关恶意软件会给用户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移动安全形势严峻。
移动金融安全典型企业——爱加密
北京智游网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底,是一家专注于移动应用安全的技术型公司。爱加密是智游网安旗下产品,是国际一流的移动信息安全智能服务提供商。
——安全检测:
制定《移动应用安全检测基准》包含如下内容:应用安全、源码安全、数据安全(3大类、13项、120 多个风险弱点)
——应用保护服务:
DEX加壳保护,DEX加花保护,资源文件指纹签名保护,防调试器保护,SO文件保护,本地数据文件保护,键盘监听保护,源码优化,防止脚本,协议加密等
——渠道监测:
一站式监控国内外600家渠道,实时监控各渠道相关数据信息。提供正版盗版APP信息精准对比,并反馈详细数据信息到用户后台。分析项目涵盖APK所有路径文件及代码,清晰查看修改项目或第三方代码
移动金融安全典型企业——梆梆安全
梆梆安全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安全服务提供商,通过技术领先的专业产品与服务,为政府、企业、开发者和消费者打造可信的移动应用生态环境。
4、传统银行
传统银行转型
直销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直销银行概述:于2014年2月上线,突破了传统实体网点经营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展客户,具有客群清晰、产品简单、渠道便捷等特点。
客户群体:定位于“忙,潮,精”的80、90后群体
渠道体系:微信服务,手机客户端,专属网站
优势:
全程互联化,实行网上开户,构建电子账户体系;拓宽了银行获取增量客户的渠道;大大降低了客户投资门槛;降低了银行运营成本,提升了银行产品竞争力。
劣势:
电子账户属于弱实名制,不具备转账和支付功能;直销银行产品相对比较单一;各行推出的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社区金融O2O——平安银行口袋社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安银行积极践行传统银行转型战略,借助移动终端,将社区周边的商户和产品服务信息通过手机平台向居民展示,并通过技术手段支持其消费。而承载平安银行社区金融服务的核心平台即为“口袋社区”
截止至2015Q1,“口袋社区”已在全国8个城市的大21个社区支行展开 首轮试点,入驻商户共计198家,待签商户数百家,“口袋社区”登录客户近16万人。
5、跨界金融
跨界金融——中国联通沃百富
中国联通沃百富是广东联通携手百度、富国等金融机构,于2014年推出的全球首款互联网通信理财综合服务平台,打通理财、话费、流量、购机四大板块,为用户带来全新通信消费体验和理财投资收益新方式。
在产品上线一年的时间里,中国联通沃百富已拥有数量达120万的高知核心用户群,理财交易超过23亿;荣获“2014互联网金融十大牛气产品”、“3C创新传媒大奖”、“中国最佳手机理财APP”等奖项,赢得市场和行业的高度好评和一致认可。
跨界金融——苏宁金融
苏宁金融集团,是苏宁云商集团中重要的战略业务单元。依靠苏宁线上线下海量的用户群体、特有的O2O零售模式和从采购到物流的全价值链经营模式。
以下为苏宁金融的业务构成:
苏宁金融易付宝成立于2011年1月24日,是由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成立的一家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安全、简单、便捷”的专业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和服务。
苏宁众筹于2015年4月16日正式上线,首期上线推出了24个项目,上线至今3个月时间一共推出了130多个项目,销售规模达到5500多万,引发了100多万人次的支持及关注。项目筹款的资金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易付宝”进行托管。
优势:
配合苏宁线下门店,首创O2O模式,一些众筹产品可以进入门店进行展示,消费者可以在此切身体验;苏宁众筹还将打造全产业链模式,结合苏宁众包、苏宁易购等自身资源,完成项目从前期筹资、设计、研发、生产、推广、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产业链的全程服务。
商业链的全面合作
苏宁众筹将根据项目众筹成果携手苏宁众筹为项目定制后期营销策略,匹配最合适的营销渠道,从众筹-预售-新发现-闪拍-大聚惠-OTO销售一站式的商业合作。
四、“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1、用户需求个性化趋势
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以及其他形式的众筹产品的出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门槛正逐步降低。因此能够覆盖更多的中低端用户群体,使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
随着80、90后成长为消费市场的主流人群。年轻人消费观念更加多样开放,加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保体系的逐步健全,社会主流消费偏向于超前消费和信用消费,因此与之匹配的灵活多样的理财产品将更受消费者青睐。
互联网金融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同时由于金融企业的界限不断模糊,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获取用户成本和用户沉淀成本不断上升。
2、业务生态化趋势
3、融合化趋势:线上线下不断融合
4、移动化趋势:移动金融将成为主流
无论是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还是P2P网贷领域的手机贷、积木盒子、宜人贷等,都将移动端视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智能手机硬件提升、应用程序交互改善以及各种消费金融习惯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正加速移动化的进程,移动端将为成为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5、智慧化趋势: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进步将使金融更具普惠性
互联网金融产生了大数据分析运用基础上的小微授信模式,产生了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客户分析和营销方式。
在大数据金融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风险收益模型,对客户做出分类,根据客户类别建立授信机制,优化产品设计,从整体上形成风险模型,按风险概率建立风险补偿资金,从整体上对冲风险。
五、互联网+金融未来趋势预测
总体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存在个性化、生态化、融合化以及智慧化的特点。国家层面倡导“互联网+”的政策出台,在某种程度上使传统的金融企业甚至是传统企业开始成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主体之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兴起,参与主体的不断增加,将使这一行业的竞争程度加强,同时也刺激了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在中国,互联网渠道的开拓,金融市场的焦点将从融资方向向资产管理方向转移,整个国民的资产配置能力将得到提升,财富管理效率将得到最大的发挥。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