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旭光电真是尴尬极了。
只要有大白马出事,东旭就会立刻被拉出来抽几下鞭子。
比如,1月21日,康得新刚刚宣布因为财务问题被ST后,反应贼快的股民就在互动平台问起来了:东旭光电的控股股东有没有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啊?
东旭的回答当然是:没有。
不过,谁信呢?
没过多久,铺天盖地的质疑文章就在朋友圈出现了。
之前,康美药业(维权),三安光电暴雷的时候,东旭光电也一直都是 “You Jump,I Jump”。
就这样,过去2年多的时间,东旭光电的股价自挂东南枝,累计跌去了75%。如今,尽管已经跌破了净资产(现价4.68,每股净资产5.53),却也不见任何起色。
俗话说:走势反映一切信息。(趋势交易的三大假设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东旭光电K线图背后的故事。
01
康得新之所以栽跟头,是因为:“账上趴着150亿现金,却连10亿的债券都还不起”,然后被股民们顺着藤,摸出了控股股东“涉嫌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这个大瓜。
所以大家很自然就想到了,东旭光电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康得新?
之所以这么想,因为东旭光电的问题和康得新太像了:
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东旭光电货币资金余额是215.08亿元,有息负债却有231亿,究竟咋回事?
这就好比,你的一个土豪小伙伴,整天在朋友圈炫富,私下里却总是朝你借钱,还是给利息的那种,你怀不怀疑?
这在财务上,被称为“存贷双高”,也就是:货币资金(存款)很多,却又大量借入有息负债。
我在我的文章和课程中曾经多次提到,如果你发现某个公司“存贷双高”,背后有“鬼”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对于东旭光电,我们还不能一棒子打死。
出于严谨性考虑,我仔细分析了东旭货币资金的构成。
(注:由于3季报没有公布货币资金构成,以下数据为2018年半年报数据)
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东旭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37.95亿。其中,使用受限的资金为23.52亿,占货币资金总额的10%。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2015-2017年,东旭光电定增3次,一共募集187亿,目前还剩下89亿元。
这部分资金是专门用于募投项目的,也不能随便挪用。
所以,东旭光电实际使用受限的资金应该是112亿,可以自由使用的资金是103亿。而公司必须在1年内偿还的短期有息负债也是103亿。
这意味着,公司账上的这些钱,就算“真实存在”,也刚好只够偿还短期债务。
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假如,这103亿的资金,根本不在公司的账上呢?
这是市场最担心的,也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02
那么,货币资金被挪用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有人抛出了第一个证据:
2018年12月22日,东旭光电拟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35亿资金。其中,25亿用于A股股份回购项目,10亿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账上有200亿现金,还在借钱?这是什么操作?
根据我前面的分析,很容易判断,东旭光电其实非常缺钱,那么发债借钱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资金被大股东占用了。
但是,下面这个证据,就很难回答了——
我们都知道,借钱是要还利息的。
东旭光电每年的利息支出,在2017年,达到了11亿之多。
2018年上半年,东旭的利息支出是6亿元,照此推算,全年突破10亿应该问题不大。
按理说,利息支出这么大,而且账上还趴着200多亿现金,是个傻瓜应该也能想到:买点理财产品,对冲下利息支出吧。
我统计了下,2015年到2018年上半年,东旭光电的投资收益从来没有超过1亿。
你不妨算一下:200亿资金,就算全部存活期,年化收益率按照2%算,也有4亿的利息收入。
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有些土豪,爱好比较奇特,从来不喜欢买理财,只喜欢把钱放在家里,堆满整个屋子,每天瞧着就很开心?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账上的200多亿资金,只是在季末的时候,临时调过来给审计师看的。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
从2015年12月17日到2018年7月28日,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里,东旭光电竟然更换了4任财务总监。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财务总监就好比是“财神爷”,位置举足轻重。如此频繁更换,是老板太任性,还是位子太烫屁股?
03
凡事都要讲个动机。
下面,正式有请东旭光电的爸爸——东旭集团出场。
东旭集团控股了三家上市公司,除了东旭光电之外,还有东旭蓝天和嘉麟杰。
东旭集团的总资产将近2000亿元,名列中国民企500强。
你可能会问,这么有钱的富爸爸,难道还会从资金紧张的儿子那里“借”钱用吗?
如果这么想,那你真是太拿义务了。
你没听说过,越是有钱人,越缺钱的道理吗?
还记得,当年王首富是怎么含泪甩卖文旅资产的吗?
东旭集团究竟缺不缺钱,看看下面3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第一组数据是:质押率。
截至2018年9月底,东旭集团持有的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嘉麟杰3家公司的质押比例分别为87.39%,97.3%,100%。
也就是说,东旭集团几乎把能质押的股份全部质押完了。你说缺不缺钱?
第二组数据是,收购额。
过去3年,东旭集团一直都在买买买。
其他非上市公司就不说了,单说这两年刚收购的东旭蓝天和嘉麟杰。
2015年9月,东旭集团以每股17块钱,耗资23.6亿元买下了宝安地产(现在的东旭蓝天)的控股权。
2016年10月28日,东旭集团又以8块左右的价格,耗资13.72亿,买下了嘉麟杰的控股权。
而截止到2019年1月22日,东旭蓝天的股价是7.16,3.99。
你算算,单单这两次收购,东旭集团亏了多少钱?
第三个数据是:PPP。
很不幸的是,东旭集团在前两年也非常卖力地搞了很多PPP项目。
究竟有多少呢?
我就说一个:2017年1月19日,东旭集团以324亿中标金额跻身民企PPP规模前十五强第八名。
PPP究竟有多坑爹,建议你看看我之前写过的《东方园林:英雄的迟暮》。
04
其实,东旭集团并不是个案。
前几年,在金融膨胀的岁月里,很多大佬都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误判经济周期,拼命加杠杆,拼命买资产。等到潮水退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在裸泳。
最近,陈峰反思海航危机时提到:
“我们经验不足,自以为真正有这种把握全球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能力,所以近两年来,我们偏离了主业,扩张速度太快,心太急。总而言之,我们自身没有准备好,所以就出现去年在江湖上买买买,好家伙,海航没不能买的,今年又卖卖卖,又创世界资产处置之最。”
也许,此时此刻,李兆廷(东旭集团的老板),想说的也是这些吧。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