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信心伸出怀抱准备迎接战略新兴板的市场,昨天在毫无征兆的意外消息面前彻底蒙圈了。不过回过神来似乎也不需要太久,一夜之间,券商们就开始齐推壳股攻略了。
市场原本预计,介于主板和创业板之间的战略新兴板年内设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昨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根据证监会意见,十三五《纲要草案》将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内容。财新援引权威人士称,这意味着“战略新兴产业板”不再设立。
国金策略李立峰团队认为,随着“注册制”推进的步伐大大放缓,以及战略新兴板或被暂时搁置,A股上市公司“壳”资源类的价值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般经营较好的公司是不会随意放弃这一资格的,只有经营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场。其他想上市而无法获批的公司,此时可通过股权收购等手段成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壳”价值资源主要体现在此。
而除注册制的真正实施还需较长的一段时间外,中概股的回归也是凸显壳资源价值的重要方面。李立峰团队称,目前来看,中概股回归主要有在A股借壳上市、并购或新三板上市等方式,而借壳是中概股回归的首选方式。
2015年起,中概股回归或者表明有回归意向的公司逐步增多,包括奇虎360、人人公司、博纳影业等。2015年已经完成回归的公司包括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等。分众传媒及巨人网络回归A股之后,估值及市值均有了大幅的增长,因此,中概股的回归也是凸显A股壳资源价值的重要考虑方面。
根据对过去两年借壳案例的梳理,李立峰团队认为具有这五方面特征的公司更易成为被借壳的对象:
1)市值小(小市值公司因其对应的收购成本较低,且壳资源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上市资质);
2)盈利能力较差(壳资源具有更强的卖壳意愿);
3)负债比例相对较低(买壳方出于降低其偿债成本的考虑);
4)股权较为分散(壳资源因其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较弱而更受青睐);
5)非创业板公司(考虑到创业板公司不允许借壳)。
海通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战新板搁置后,之前热议的“中概股”回归可以选择借壳上市等方法实现A股上市,因此壳资源将大受追捧。
他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战新板搁置不影响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之前热议的“中概股”回归可以选择借壳上市等方法实现A股上市。因此,壳资源会受到追捧。
无论审批制还是核准制,挂牌上市本身就蕴含着价值,而且退市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往往“停而不退”,导致所有上市公司都具备壳价值和并购重组的优势,而小市值公司动力和弹性更大。
他认为,未来注册制完全实施后,宽进宽出,壳价值必将逐渐消失。但是短期来看,目前的注册制很可能是有保留、有管控的注册制。尤其是,目前证监会已受理首发企业高达750家,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注册制真正全面实施前,并购重组将继续火爆,小市值公司的壳价值仍然存在。
他还表示:中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总共有89家公司退市,其中因为亏损退市的公司数为45家,退市率仅3%,年均约0.1%,而美国纽交所年均退市率6%,纳斯达克市场达8%。
正是因为鲜有股票退市,中国第一批股票“老八股”至今仍然存在,多个经历重组借壳后,上市至今涨幅最高的达629倍,最少的10倍,平均181倍,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23%,已经超过巴菲特。
兴业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周琳等人认为,战略新兴板被搁置将有利于提升“壳资源”的价值,积极筹备排队战略新兴板的公司将不得不另辟蹊径。目前IPO排队企业尚有700多家,排队时间长,因此借壳上市将成为这些排队公司的较优选择,对壳资源价值的预期将大大提升。
民生证券研究院也表示,注册制要来了,有市场观点认为2016年可能是注册制元年,预计注册制会稳步推进。2016年起,壳资源的时间机会会弥足珍贵。经过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大幅调整,一些壳资源也跌出了价值。
民生证券称,梳理了2009年以来的成功卖壳案例,发现壳资源主要有以下六大特征:
1、壳资源市值越小,收购成本越低
2、运营能力弱的公司卖壳意愿更强
3、控制力不强的大股东更愿意卖壳
4、壳资源多分布在传统产能过剩行业
5、壳资源公司净利增速更呈现两级分化
6、尽管买家偏好更干净的壳,但事实上负债多的壳更易得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