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张忆东
央行“双降”强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结构性资产泡沫继续吹。
首先,在汇率稳定阶段,宽松政策将加码,从而提升风险偏好,这是我们近两个月推动“爱在深秋”行情的重要逻辑论据。此次“双降”的时间符合预期,力度超预期,此前只预期降准或者降息,短期将进一步提升普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其次,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至少在11月中旬之前有望继续改善。对于欧洲新一轮宽松、美国推迟加息、新兴经济体汇率企稳的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短期无忧。
第三,经济降速转型、利率不断下行已是常态,所以高收益低风险的好资产更稀缺,资金过剩,结构性资产泡沫将是常态。
中期来看,在结构性资产泡沫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应该理性应对股市新常态——“非熊、非牛,而是泡沫化资产配置的猴市格局”。
首先,当前的A股市场反弹大概率演绎成结构性泡沫,而且波动大。
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并不支撑典型的牛市,配资杠杆经过“股灾”之后也被控制,因此,风险偏好的持续性不强,增量资金总是犹犹豫豫;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又不同于历史上的熊市特征,钱多任性,所以,高波动难以避免,泡沫此起彼伏。
其次,高波动、泡沫化的猴市格局,有望1、2季度甚至1、2年甚至更长时间存在。
为了社会稳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就业问题,“用钱买时间”难以避免,即维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来争取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时间,结果一定程度牺牲了效率,产能出清进程的缓慢,债务周期不断拖延,“僵尸型”企业增多。所以,资产泡沫化直到问题积累到“hold不住、扛不住”的时候。
第三,影响这种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大格局的核心变量是汇率,当汇率的预期不稳定时,泡沫化资产配置的猴市就会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宽幅震荡。在全球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汇率对于资本外逃、乃至国内经济政策的主动性将产生影响。
第四,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大资金而言,需要进行左侧交易,主动出击。
因为,在泡沫化市场环境下,叠加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一旦行情出现所谓的“右侧”,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就出现,根本无法从容布局或者撤退,最终是白忙活。
从选择买入的布局时点来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杀跌动能的衰竭:从定性的杀跌动能分析,主要通过投资者仓位和行为来观察;而从定量角度来看,我们用换手率来勾勒整个市场做空力量的强弱,盛极而衰?否极泰来?
短期来看,“双降”固然可喜,仍要重视节奏。
爱在深秋、不醉不休,现已微醺,赚钱效应最肥美的第一段行情已结束,开始“啃硬骨头、冲关”的第二阶段,指数逼近三季度成交密集区(上证综指3600点—4100点),冲关的过程难免遭遇震荡。因此,正确认知此轮行情的性质,才能做好交易,在相对明确的时间和空间下踩准节奏。
第一,重申行情的延续时间是此次行情的重点,乐观情况或能延续至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前,悲观情况是11月中旬遭遇大风险,核心关注汇率变化。
(1)至少在11月6日之前,“爱在深秋”行情风险不大,机会大于风险,但在11月上旬有可能遭遇波折。11月6日美国非农数据公布前后,会引发海外市场预期的波动。但是数据大概率比较平淡,对于12月美联储是否加息的预期还是不确定,有利于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加码,从而9-11月数据会改善。如此,爱在深秋的第二段行情在11月之后继续展开。
(2)另一个影响风险偏好的是,11月IMF将对是否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进行表决。从IMF近期表态来看,加入的概率不小。上个月中央领导都承诺“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
(3)11月行情超预期的风险?一方面超预期上行风险:如果美国11月公布的经济数据特别差,美国没有加息;年底之前欧洲进一步QE,从而,新兴市场股市上涨,A股市场出现“补涨式”的第三段行情、甚至跨年度行情。
另一方面,行情超预期的下行风险:如果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强,美元强劲走强,可能引发新兴市场股市的调整,那么A股的爱在深秋行情可能提前结束。
第二,短期行情指数接近三季度成交密集期,震荡不可避免,踩准行情节奏很重要。
行情的节奏不是连续逼空式而是震荡上行,为了取得超额收益,需要在行情的第二阶段积极做交易。近日指数出现宽幅震荡很符合预期。“爱在深秋”行情是在股灾后市场信心极度受挫的背景下开始的中级反弹,不能按上半年“杠杆牛市”来预期,而应基于存量资金为主、增量资金为辅的博弈环境,所以面临三季度成交密集区的较大阻力,指数需要不断震荡蓄势才能不断向上拓展空间。
第三,短期面对“双降”引发的市场情绪亢奋,投资者不宜在本周初(10月26至10月30日当周)进行盲目追高,可以耐心些等待随后而来的震荡,再找机会也不迟。
考虑到A股市场羊群效应明显,存量博弈的行情会一波三折,冲动性“追涨”容易在稍稍风吹草动后“杀跌”,往往得不偿失!最后提醒一下,已经忍受了“踏空”爱在深秋第一阶段行情的投资者,在行情的第二阶段如果要参与,更要重视节奏。
我们曾经在10月初说过“要做趁早,时不我待,待到市场情绪亢奋,成交量明显放大之时反而需要多一份警惕。现在如果不加入的话,就要保持定力,忍受踏空的煎熬。”
投资策略:新型抱团取暖——做波段加上精选优质成长,顺应震荡市、大分化行情
四季度行情的特点:跌深反弹+大分化行情,新型抱团取暖。
兴业年度策略提到2015年A股行情的特征是大涨、大波动、大分化。上半年果然大涨,三季度果然大波动。展望四季度,大分化行情的概率较大,因为去杠杆、清理配资之后,增量资金短期大规模入市的概率不大,因此,股市以存量资金为主、增量资金为辅。
“爱在深秋”的第二阶段的风格特征还是在于优质资产,而不是简单的大小风格轮换,各类指数涨跌幅相对均衡。
原因正在于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爱在深秋”行情的主逻辑,即汇率稳定背景下,宽松流动性对应“资产荒”所带来的中级反弹。经济降速转型,好资产是稀缺的,因此,寻找适合“抱团取暖”的新的投资机会,才能获得更大的超额收益。
基于指数涨幅比较,自我们9月16日推动“爱在深秋”中级行情以来,传统行业类股涨幅较小,而新兴成长股大幅反弹,完全验证我们“决胜新兴成长股”的配置建议。
反弹进行到“爱在深秋”的第二阶段,考虑到后续存量资金加仓、波动性加大、震荡增多的格局下,大盘和小盘、传统和新兴资产的代表性指数的涨幅差距将收敛,在更低的无风险收益率基础上,抱团取暖相对更贵的和更少的优质股票,或者不断折腾新的主题性的交易机会。
爱在深秋行情的第二阶段策略建议:想获得超额收益需要结构优先,强化交易。
首先,精选适合“抱团取暖”的投资机会,在衡量风险收益比之后,左侧布局、“主动买套”。
其次,加强波段交易,仓位灵活调整,要秉承斯诺克打法,集小胜为大胜。从而,短期即使遭遇市场超预期波动,也不怕,甚至敢于逢低加仓,最终等到别人“抬轿子”、实现“多赢”,而不会恐慌性随大流追涨杀跌、“两边挨巴掌”。
所以,深秋行情的第二阶段,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依然是具有赚钱效应的投资时机,可以“啃骨头”“喝汤”。但对多数习惯于追涨杀跌的“散户”而言,更可能是输钱看场热闹,真心不建议他们最后进来买单,还是应该委托专业投资者进行财富管理。
具体到投资机会,优选的结构机会,主要在新兴产业和转型领域,其次是改革相关的传统产业领域(可能叠加“假装炒炒”的周期股交易机会):
(1)进攻型机会一:中长期“抱团取暖”的机会集中在经济转型、新兴产业,涨幅大,需要做波段,包括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核电、高铁、新能源、机器人等)、现代服务业(传媒、医疗保健、体育、旅游等)、互联网。“5中全会”前后围绕“十三五”规划的热点板块可能遭遇“预期兑现”的波折,如超预期则继续上涨,否则面临短期休整。
(2)进攻型机会二:国企改革、环保、大健康服务、低空开放(通用航空)、军工等改革相关的题材值得深度挖掘,后续还有持续改革政策,可以不断挖掘新热点。
(3)消费型绩优股攻守兼备,适合此前踏空的投资者。传统的包括白酒、家电、医药等,消费升级的包括传媒、旅游、轻工制造等行业的绩优股,四季度估值切换带来补涨机会。
(4)交易型机会:适合具有交易能力的中大型规模的资金。爱在深秋第二阶段看好非银金融,特别是券商,三季度最惨而四季度基本面改善,弹性大、流动性好,容易吸引人气。部分周期股受益于近期在稳增长政策加码刺激下的补库存,但参与博弈反弹的人气不足。大盘权重股,适合逢低进行保守型的配置,但反弹时缺乏弹性而且是行情的反向指标。
最后,特别讲讲新兴成长股,虽然长期坚定看好相关行业,但11月上旬之后股价将面临震荡分化,依靠精选,强者恒强。我们在9月16号秋季策略会时鲜明提出“决胜于精选优质成长股”,如果从那个时候就开始配置新兴成长股,普遍已涨50%,甚至翻倍。
后续爱在深秋的第二阶段,新兴成长股将面临震荡、分化,开始从前面的普涨,进入优选结构性机会的阶段。建议投资新兴成长股,基于行业成长性,结合三季报、公司未来的重大事件,来精选个股。
我们一直说,这几年有点像1996年到2001年的状态,经济降速转型,货币剩余(M2-GDP-通胀)还不断扩张,现在的成长股颇有90年代庄股神韵——抱团取暖。(来源:澎湃新闻)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