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发展到今天,其概念逐渐模糊,和电子商务一样,其本质也是线上和线下的人与事物的连接。在一切逐渐被连接的环境下,企业家得以重新组织生产元素、重新定义企业的边界、重构成本要素,以求提高行业效率、大幅降低成本,甚至使企业和组织以一种更加人格化的面目出现在用户面前;沿着这条思路,我们会发现一些能够与BAT共舞的新物种,在传统行业、泛娱乐新媒体等领域崭露头角。
O2O不是模式而是小时代
过去的两年里许多投资人和创业者言必O2O,风头一时无两,我们应该感谢投入钞票的投资人和努力在相关领域探索的创业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失败与教训。
回看最初对这三个字符的定义,是指网络流量与线下产品服务的结合,尤其是指把网络用户引导到线下商铺消费的商业模式,发展到后来这个概念逐渐模糊,让人不由的想起了若干年前另一个概念,电子商务。
最初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互联网上的交易行为,从最早亚马逊网络上卖书卖唱片开始,电子商务逐渐从标准化低价有形产品的交易,扩散到更宽的价格范围、更复杂的产品、甚至是无形的产品和非标准化的服务,交易双方也逐渐从个人之间、个人与商户之间,扩散到某些细分领域里的企业上下游之间。
O2O实质上就是电子商务滲透到商业社会的毛细血管中的一个局部,如果说互联网是一个大时代,O2O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时代。我们换个角度看,早期的书籍和唱片网络销售,本质上不也是线上和线下的人与事物的连接么?
然而我们今天已经不再用“电子商务”来给一个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作定义,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O2O这个曾经火热的名词也会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去,本质上它和电子商务一样,都是互联网时代中,由于连接发生的所处位置不同而命名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已。
后O2O(后连接)时代
综上,随着2015年的资本市场收紧与O2O热潮退去,也同时标志着连接红利的迅速缩水,各细分领域领头羊之间眼花缭乱的并购背后,无不闪现着BAT的身影。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清晰地看到,仍有大量的细分领域,“被O2O”未遂,仍有团队在孜孜不倦的在企图攻克这些最后的堡垒。这样的一个阶段,我们不妨称之为,后O2O(后连接)时代。
这个阶段,在BAT以及众多垂直领域的平台的努力下,连接UI(用户交互界面)越来越友善,用户群体经过不惜血本的补贴教育后,如何理解和利用这些连接工具,即使对原来PC时代最难普及的小商贩个体户都已经不再是障碍(这里面其实还隐藏着很容易被忽略的另一个因素,随着时间推移,今天小商户群体其实已经不再是10年前的群体了)。
换个说法,移动互联网的连接,已经成为了廉价基础设施,你我都能够轻松上手,以纯粹提供连接而产生价值的创业和成长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
而另一方面,该连接的、容易连接的,都已经连接了,剩下的都是“骨头”,绝不是“风口”。然而正如高潮既是尾声、也是最波澜壮阔的一个浪头,这些“骨头”当中所蕴含的,也许正是互联网革命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
在我们看来,餐饮、家装等等仍然处于手工业时代的行业,甚至许多传统行业(如服装生产)的上游供应链也终将完成工业化的改造与升级,最大程度地与移动互联网实现无缝接轨,最先探索出改造升级的公司将成为新物种。
连接可以促进行业效率的提升,也可以让商品和企业以一种更加人格化的面目出现在用户面前。网红热和IP热上标志着个体品牌的崛起,很多“自带流量”的泛娱乐新媒体也将通过不断探索和重新定义自身的边界而逐渐演变成新物种。
连接催生线下产业新物种
在过去的一年里,提到“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话题时,有一个备受争议的品牌总会躺枪,那就是被冠以“互联网餐饮”帽子的黄太吉。黄太吉从1.0演进到3.0版本的故事已经有大量报道分析文章,不再赘述,重点要说的是目前的黄太吉3.0版本的核心:就是面向外卖快餐这一消费需求,如何通过改变生产制造过程,来完成一个“盒饭”的反向重塑。
表面上看是把一个中央厨房放在了CBD,甚至常常有人反问“中央厨房早就有了呀”。
可是事实上此中央厨房和彼中央厨房还真不是一回事儿,除了选址和面积不同,原材料供应、操作流程、IT系统、出品管理等等方面,和服务于连锁餐饮店的、以半成品为目标出品的传统中央厨房,有着巨大差异。其核心目的,是要实现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从点餐、制作到配送的全过程。
而黄太吉3.0的升级转变,也使得“黄太吉外卖”得以开发承载更多第三方餐饮品牌的“内容”合作,如今在黄太吉外卖平台可以下单买到数十个知名第三方品牌的餐饮外卖,而这些产品全都是在黄太吉的CBD中央厨房生产。阿里通过饿了么战略投资黄太吉,实现了整个外卖场景的生态链构建;而黄太吉通过“内容”和技术的创新,基于数据挖掘的产品研发,借助饿了吗和阿里的基础建设,正在朝“线上百胜”的目标推进。
而另一个案例是“爱空间”,同样被冠以“互联网装修”典型。如果您认真去研究爱空间的报道文章,你会发现,爱空间的核心创新逻辑,是采用项目经理加“产业工人”的形式,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物料的集中仓储与及时物流等等工业化的元素,在20天工期里完成向消费者提供标准化的家装服务。
爱空间的管家式服务
如果说黄太吉3.0已经不能算“餐饮”企业而更接近于“食品”企业的话,爱空间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家装企业,只是由于把生产与服务过程工业化,让其产品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通过口碑传播,迅速占领了年轻消费群体心智中的“互联网家装第一品牌”。爱空间的存在,并非要颠覆家装行业,而是在家装业中脱颖而出,以其目前全国同时开工装修房间数量而言,其规模在家装这个市场极为分散的行业中已经举足轻重。
回到前面的话题,餐饮、家装这些领域,和打车相比,可谓O2O大火烧过之后的硬骨头,在众多创业团队试图生硬的给这些领域插上互联网翅膀时发现,这些可能仍处在手工业/农耕时代的产业非但飞不起来,且还伤了翅膀;黄太吉、爱空间所做的,恰恰是先从工业化的角度来提升原有产业,把原来的解决方案变成可以通过互联网营销的产品,从而迅速崛起。
供应链升级为新物种
上述几个案例因为比较靠近消费端,也因此在创业和投资圈里广为人知;但是大家往往会忽略的,是居于产业链底层、供应链上游的巨大产业空间。
曾经和黄太吉创始人赫畅探讨过这样一个观点:未来的餐饮行业的可能图景,是以富士康工厂式的标准化供应链为土壤、电商交易与快捷方便的配送为河流,在此基础之上生长出来的,食品与餐饮服务的品牌森林。
其他行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在演化,比如服装行业。
在移动互联网及电商基础设施之上,用户已经广为接受移动支付与交易,因此网红和PGC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动一款快消品的销售,然而供应链端却对这样的需求束手无策。
混沌创业营学员,“链尚网”创始人赵俊浩在交流时,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某网红拟快速组织一批服装产品推向市场,需要9000米某种布料,其团队到市场上一打听才知道,同种布料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大批的现货。服装面料向来需要1-3个月时间安排采购和生产,而网红电商需要在30天内完成面料采购、成衣生产、交付,供应端根本实现不了。许多行业的上游从来就不是为及时响应消费需求而存在的。“链尚网”正在努力,协调服装行业供应链环节与能力的更合理切分与整合,使之趋于“柔性化”,希望能够缩短供应链和当下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
服装行业的另一个案例是上海极装科技,创始人裴咏乐和徐卫东原来都是服装业高管,他们基于对服饰设计和供应链多年的积累,面向企业和网络游戏与影视IP合作,快速提供优质的小批量定制服装供应以及授权IP服饰生产,获得了广大合作方认可。各大餐饮外卖平台骑手身着极装科技的订制服装已经构成了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装科技的产品也已经逐步获得各大游戏玩家的喜爱。
泛娱乐新媒体演变成新物种
最近最火热的话题非手机视频直播和网红莫属。在BAT以及其参与的各大垂直平台所构建的连接大舞台上,活跃着无数的内容生产者,包括你我的朋友圈内容或者偶尔为之的视频玩耍,也包括像papi酱这样科班出身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迅速成为无人不知的网红,也有从传统媒体功成身退离开体制而努力创业的知名媒体人。
许多内容创作者甚至经历了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从录制到直播的变迁,盈利模式也从卖内容到卖流量,再到网红电商,甚至修坝蓄水、把流量转为社群而持续运营的演进。
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前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凯,从央视辞职以后专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积累了超过400万粉丝。由于他选择的用户场景是每天重复发生的,所以他的用户黏度非常高。
在此基础上发布“凯叔任务”,让家长带着孩子、帮助孩子一起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而养成习惯,同时基于相关场景还将陆续推出智能硬件产品。现在凯叔又涉及到父母教育领域,每周一次的“妈妈微课”已经每次上课人数达到15万--40万之巨,成功打通了亲子市场的家长和儿童的两层用户。……
这么看来,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媒体,从媒体到社群,慢慢地,既有精品内容,又有近似于游戏的虚拟互动过程,还有物理有形产品,我们已经无法用过去传统公司的分类标准,来定义这到底是一个内容生产商,还是一个媒体,抑或是一个亲子幼教机构。也许它就是一个冉冉升起的“童年品牌”。
这类由新媒体演进出的“新物种”有一个共同点,“自带流量”,并且受到所有内容型平台的欢迎、优待,甚至成为各大平台争夺的目标。相比较于其他产品经营者而言,他们不需要为平台电商营销成本的不断上涨而犯愁,只需要寻找一个健康而可持续的流量变现方式。
探索新边界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由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后O2O时代,我相信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其它行业或者细分领域的黄太吉、爱空间、凯叔、链尚网、极装科技这样的新物种。虽然他们处在不同的行业细分领域,但其共同之处,就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摸索和试错,探索“新组合”,重新定义企业和商业模式的边界,重塑供给侧,完成互联网渗透传统商业的毛细血管的最后一个节点的突破,成为该传统领域的新生力量,并极有可能因此而成为这个领域的新一代市场领导者。
作者:崔欣欣,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9年风险投资经验,投资项目涉及TMT、消费品、商业服务、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是投资界第一个明确提出“精益投资”理念的投资人,主张与创业团队共同探索未知的商业世界。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