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动辄投资上亿的VC们,你们投资的共享单车真的自己骑过吗?

更新日期 : 2016-10-18 11:30

在共享单车还没有对人们的短途出行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时候,资本的狂欢却早已开始。老牌天使投资人、最牛独角兽VC、大资本的美元PE基金、中国估值最高的两家互联网非上市公司滴滴、美团的加入,互联网巨头腾讯的进场让这一切变得如此惊心动魄。远在杭州的阿里可能也在考虑能不能通过单车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然,西二旗那家因为不在城里,可能还不知道城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或者是200亿的基金还在改LPA,亦或是他们正在研究无人驾驶单车,预计2030年推出。不管怎样,猜想明年西二旗那家应该就会入场了,大家都等一等,别着急。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又回到了2014年互联网最火的时候。大家突然明白,资本寒冬原来只是结构性寒冬。中国经济还是保持着其独特的二元性——冰火两重天。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也可以预料。资金端的过剩,传统行业的下滑,创造了2013-2015年那一拨互联网大泡泡。等到全民开始VC的年代,大家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又发现,移动红利和结构性机会没有了,所有人都在说平台性的公司找不到了。一年多了,市场上没有一个像样点的C端创业项目。这个时候,共享单车肩负着这个时代赋予它的使命,出现了。

  短途出行多大的市场啊!谁都会出行,但不是谁都会打车。自行车代替走路,方便又快捷,省时又省力。多车对多人的双边市场,平台模式验证!随随便便搞个500万辆车,花不了多少钱,也就滴滴几个月的补贴成本,车均日单7单,一下子就是几千万的日单量,一下子成为中国第一大订单量的公司!后续变现更是能做电商、广告,激进点的搞点顺风单车拼车交友,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这才是找到真爱的方式。商业化可以想象的东西太多了!

  但是,那些投几个亿的,共享单车你们真的骑过么?

那些动辄投资上亿的VC们,你们投资的共享单车真的自己骑过吗?

  单车 Vs 滴滴

  我们试图去理解一下共享单车的模式,拿它和滴滴做个比较:

  1.有限供给 Vs 无限供给:供给端上滴滴的车主是有限供给,需要运营拉动。订单多了,车才会多,车多了,体验才会好,这是一个正向循环;而自行车几乎是无限供给,只要有钱,随时可以生产和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其实单车其实是一个单边运营逻辑,比双边市场运营更简单,后进入者也就没有显著的劣势;

  2.线上生意 VS 线下生意:这点很重要。滴滴的流量都是来自于线上,因为没有扬招,且车是主动去找人的;而单车是在固定地点,流量看似是通过app导入,但实际上是通过线下进去的,app只是一个开锁的工具。具体来说,未来更多的人应该是通过发现车之后用app开锁,而不是根据app上的车的位置去找车(虽然这样的订单应该也是有一部分比例的,但理论上应该很小)。这也就意味着:战略投资者,不论是滴滴还是微信能给单车带来线上流量价值是极其有限的,不存在通过线下流量就能碾压竞争对手的可能;

  3.轻资产模式 VS 重资产模式:滴滴是轻资产的平台模式,这点好理解;而单车确是重资产的运营模式。从现在开始,大家就应该把共享两个字去掉了,如果有一辆捷安特的山地车,谁也不舍得放在平台上共享,然后去骑07年的永久。鬼知道那个永久的车主把山地车骑到西藏的什么山上了。这样就意味着:平台单量固然重要,但单车中最重要的KPI是自行车的利用率,因为它影响的核心财务指标就是资产收益率。

  竞争

  如果大家把这几个核心问题考虑清楚了,我们要探讨下一个问题就是竞争。长期来看,C端生意的竞争关键是用户的终极体验。而用户体验需要考虑的永远是那三点:Price、Coverage、Convenience:

  1.Price:1块钱的价格已经足够低,未来能优化的空间非常有限,远不如滴滴从汽油车到电动车再到无人驾驶的优化可能。如果说价格和什么相关的话,车的制造成本会影响一部分,但人群在1块以内这个价格段的价格敏感性应该是很差的,虽然没有严谨的去做价格敏感型调研。这个生意肯定不是补贴生意,1元一次已经够便宜了,即便免费,1块钱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也不会愿意走太远去选择那个免费的。当然短期内,如果有人搞出一个骑车送汽车的活动,当然对拉动订单很有帮助,但别忘了用户是线下来的,补贴停止的时候,用户又会按位置选择。所以这个因素,不重要!

  2.Coverage: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足够多的密度,让车容易被找到,用户体验才好。而覆盖只和两个因素有关:车的数量=融资规模/车的制造成本。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需要说明。和滴滴不同,滴滴是全国性的网络效应生意,因为有跨城之间的订单,我们不可能出差每个城市都装一个当地城市的打车app。而单车其实是一个单城市的网络效应生意,即便资金量不足,把一个城市覆盖全了,也够了,这是一个local business。这也就是说:这个生意未来会比滴滴更分散,全国可能会有多家平台产生,当然资本永远有把他们都整合起来的驱动力;

  3.Convenience:车要好骑,要方便。开锁方便,加分;前面有个篮子可以放包,加分;没有后座不能带女朋友,扣分;不带女朋友都骑起来很累,扣很多分!就这么简单。但单车产品的优化永远都是阶段性壁垒,长期都能通过钱和时间去解决。当然,有个好的资方能帮忙设计生产是有一些短期优势的。但这个因素,长期大家应该都能解决,也不重要!

  所以综上,多家竞争比拼的的其实就是谁能生产出最便宜且最好骑的自行车。也就是说如果我的成本是你的十分之一,那就是说同样的融资额,我能生产出十倍你的密度的自行车,用户体验一定是更好的。

  路上的小坑

  细想一下这个模式在路径上的坑,其实有不少:

  1.人口流动的单向性造成运营成本的大幅提升:现在想得都很好,早上把车从家骑到地铁站,晚上下班骑回来。但是数量多了以后,人口流动可能呈现单向性趋势,就是从a到b的人远远多于b到a的人,而且也许还不是a到b那么简单,可能是a到b-z,呈现伞型结构,这样的运营成本会增加很多;

  2.不要低估国民素质对于运营成本增加的影响:车停在盲道上的现象不少见,城管不管才奇怪了;也有人把车直接骑回家方便第二天自己使用的;网上有OFO密码手册等等,这些在运营难题上都给公司提了不小的考验;

  3.退潮速度可能对融资产生影响:和很多生意刷单不容易发现不同,这个生意满大街都停着车,找些人在路上骑车刷单是很难的。目前大家还都是处于早期阶段,后面的融资时,机构找几个第三方蹲点数车还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合理融资,精细运营很重要。当然,这个模式好处在毕竟还有那么多单车资产,停在那就有价值。

  终局

  创业和投资更应该从终局想问题,而这个行业的终局的变量实在太多。

  理性思考,除非有一家能达到北京城几米就有一辆车的密度(但这样肯定不经济),不然平台之间是可以共存的。终局的用户行为可能是,装一个红app,一个黄app,门口有红车的就用红app,黄车的就用黄app。

  但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这是一个资产运营效率的生意,重要的是资产收益率。假定一个2000万人的城市,10%出行骑车,早晚各一次,就是400万人次/天,如果一家公司铺50万车,车均订单就是8单,而如果两家公司都按车均8单铺车,就会让资产收益率变为原来的一半,也就是原定算Single Bike Economics 1年可以回本的,现在就需要2年,算算折旧可能就不赚钱了。当然,因为骑车本来就是有早晚高峰的,即便只有一家公司,但平台如果为了满足高峰期的用车需求而铺车,资产收益率可能也不会好。而如今这么多资本的注入,看似加速了行业的发展,却可能变相导致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各位看官,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那四万亿么?繁华过后却又是忧伤。

  过去这几年,除去房价以外,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创业了。路边随便拦个人,都能和你谈两句互联网商业模式,这也让创业公司和投资人暴露在聚光灯之下,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对于创业者,我们一直充满了敬畏之心,但更希望理性的资本能造就健康的创业环境。祝所有在路上及将在路上的单车创业者好运!


<<返回列表页

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