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7日02:1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IPO(新股首发)审核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
在上周证监会一周连续否决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之后,本周发审委放行了两家企业的IPO申请,这让正处在排队序列的700多家拟上市企业舒了一口气,也让发审监管政策是否有所调整的问题有了答案。不过,从近期被否的案例来看,发审委关注的问题更为细致,审核要点除了例行的对信披质量的追求外,在企业的成长性方面发审委员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同时,对于市场传说中的监管层可能会集中清理IPO排队中一批净利规模比较小且盈利能力出现下滑的企业,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尚未收到相关监管信息。他认为该消息可信度不高,因为上市标准在《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证监会无法调整上市门槛,但不排除一些企业在排队过程中盈利出现巨大变化而自行撤回申报材料的情况。
据统计,截至5月26日,今年以来共有95家拟上市企业上发审会,其中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被否,2家企业取消审核,8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达到92.63%。这一数字并不算低,但与10天前95.5%的过会率相比,确实被拉低了不少,主要原因在于上周证监会连续否决了科龙股份、南京中油恒燃、西点药业等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
“有点恐慌。”一位在IPO排队队伍中的企业高管表示,4家上会3家被否,在中概股回归收紧、并购重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IPO审核是不是也出现了从紧的监管变化?
不过,这一担忧在本周三下午得到纾解。主板发审委2016年第84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泰晶电子、海兴电力首发申请均获有条件通过。这说明上周连续否决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是偶然因素,因企业本身质地等原因最终没能迈过发审委的审核门槛,并不意味着监管层对IPO的闸门关小,更没有释放控制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信号。
纵观近期发审委审核要点可以发现,虽然目前A股市场仍然沿用核准模式,但在具体审核企业发行的过程中,却逐渐把企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的真实性、披露材料的完善性以及风险揭示的充分性等问题,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监管趋严,发审委对企业的把关也愈发严谨,对于相关细节抠得很细致,企业成长性和内控制度成为关注重点。
当然,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仍是发审委最为关心的要点问题。在最新过会的两家企业中,证监会要求泰晶电子补充说明关于M3225外销金额前后披露不一致的原因,并让该公司就减值准备、专利等问题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说明;海兴电力也被要求结合产品的市场特点、售价、单位成本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销、外销毛利率差异较大,以及外销前五名客户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的风险是否充分披露。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