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日,本轮拟IPO企业2023年财务数据更新季正式结束,持续周期同样为三个月。与往年不同的是,此轮更新期间项目撤材料几近“刷屏”。
6月末,沪深两大交易所就出现多家公司撤回IPO材料的情况,包括两家中小券商华金证券与华宝证券,其中前者撤回辅导备案,后者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而另一家排队券商则更新了进展。7月1日,锦龙股份(000712.SZ)公告,收到参股公司东莞证券通知,深交所已于近日受理其提交的IPO更新申请文件,东莞证券IPO已恢复审核。
对于此次券商不同的IPO闯关际遇,一名投行从业人员告诉时代财经,“或许是因为东莞证券首次申报时间在2015年,已经接近10年,但并不意味着后续流程会顺利推进,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多。”
该人士还表示,今年金融机构的再融资也不是监管鼓励的方向,发债还是行业通行的“补血”方式。
2家券商撤回材料
主动撤回材料并不少见,尤其4月之后,IPO终止的数量持续走高。
截至7月2日,今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终止IPO公司数量合计301家,其中深交所终止IPO数量最多,为127家;上交所其次,有123家;北交所51家。
从IPO终止数量来看,4月以后是高峰期,三大交易所4月以来共有215单IPO项目终止,其中,上交所数量最多,有94单,深交所和北交所分别有93单及28单。
事实上,该节点与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及细则、指引,提高发行上市财务指标吻合度高。
该细则中将上市标准进行更新,主板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由不低于1.5亿元提高至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由6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创业板则是将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指标由5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并新增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
由于审核规则升级,不少IPO排队项目因不符合新的上市标准申请主动撤回。
本轮华金证券和华宝证券相继撤回IPO后,还剩余5家券商正排队。其中,渤海证券、华龙证券、财信证券拟在上交所上市,上交所官网显示,以上3家券商均已更新提交申报资料,目前IPO审核状态均为“已问询”;深交所有2家正排队,开源证券为“已问询”状态,东莞证券IPO审核状态为“已受理”。
但据时代财经了解,多家券商撤回材料后并未停止上市之路,而是选择调整择机重启上市。
在主动撤回材料后,华金证券向时代财经表示,撤回辅导备案是对上市工作节奏进行调整,并未改变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战略规划,公司将持续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践行高质量发展,将根据经营发展情况和资本市场情况,适时择机启动登陆资本市场工作。
从目前排队的券商来看,均是排名中后的中小型券商,股权稳定性、业绩持续下滑以及业务受到处罚等均是上市路上的阻碍。值得关注的是,东莞证券IPO也被认为“变数良多”。
业内一名债券承销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IPO及再融资都很难,不少券商转而发债,目前银行和券商发债没什么限制。”
上市之路变数仍不少
尽管此次仍有券商更新进展,但未来是否还有排队券商退出IPO行列仍是未知数。
此次被受理的东莞证券是一家老牌的国资券商,1988年6月即已成立,是东莞市属国有控股重点企业,在证券行业也算“老江湖”,其也是国内首批获批的承销保荐机构之一。
东莞证券的上市之路也已经接近10年之久,2015年6月,东莞证券提交IPO申请并获受理;2017年,因股东锦龙股份董事长涉嫌行贿,IPO折戟。
4年后,2021年2月东莞证券IPO审查恢复,但过会一年后,也并未拿到上市批文。随着2023年注册制全面铺开,东莞证券IPO申请平移至深交所审核。2023年3月,深交所正式受理东莞证券的首发申请,但随后2024年3月,东莞证券IPO又因财务数据更新中止,直至此次恢复审核。
据东莞证券最新招股书,东莞市国资委通过三名国资股东合计持有东莞证券55.4%的股权。杨志茂通过锦龙股份、新世纪科教分别持有40%及4.6%的股权,二者系一致行动人。
今年6月,锦龙股份已公告,就东莞金控资本有意收购公司所持有东莞证券20%的股权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签订了交易备忘录。股权问题虽告一段落,但其业绩连续下滑仍难短期掉头。
2022年及2023年,东莞证券分别实现营收22.99亿元、21.55亿元,分别较上年下滑37.88%、6.26%;净利润也由2022年的7.91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6.35亿元,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降幅分别高达22.24%和19.70%。
对于券商来说,内忧外患的不仅仅是上市波折的东莞证券,今年上半年已有超30家券商投行因业务违规收到相应罚单,其中不乏多家头部券商,且有多家已多次被罚。华西证券(002926.SZ)处罚较为严重,被罚暂停保荐业务资格半年,其保荐的不少项目也因此陷入停滞。
在业务环境面临挑战,业务合规逐步趋严、佣金下调的大趋势很难逆转的环境下,如何打破营收、利润下滑的困境,是排队券商谋求上市仍需面对的考验。
上述投行从业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金融机构上市在现阶段本就不受鼓励,尽管并没有严格限制,但对业绩要求不低,不仅仅是券商,也有部分有意上市的中小银行也是同样,与此同时,所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类再融资都在逐步收紧。”
此外,近期多家拟IPO公司审核“中止”的情况也有所增多。据业内人士反馈,该节点也与2023年财务数据更新周期相符。
(来源:时代财经app)
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