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借壳限制的松绑,给战略新兴企业更多上市渠道的选择,也成为下半年并购市场最大的期待。
在经历监管收紧以及市场化改革以后,并购重组市场上半年焕然一新。
审核节奏进入快车道,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新受理的并购项目审核周期平均需要66天,相比去年同期平均86天大幅缩短。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刘连起近期公开表示,今年将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审核周期最短缩至7个工作日。
支付工具也比以往更多元。定向可转债品种带动了原本萎靡的并购市场。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约有31单并购方案涉及定向可转债,成为常见的支付方式。
而上半年末借壳市场的政策变化,是并购市场另一大亮点。创业板借壳限制的松绑,给战略新兴企业更多上市渠道的选择,这也成为下半年并购市场最大的期待。
审核加速
并购重组上半年正步入新阶段。
审核效率进一步提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Wind数据进行统计,今年证监会新受理的并购重组项目, 18家企业从受理到上会平均需要66天,相较去年同期平均86天而言,大幅加速。
其中纳尔股份(16.790, -0.17, -1.00%)用时最短,公司拟定增收购墨库图文34.33%股权,该交易事项在5月17日获得证监会受理,6月6日上重组委,用时才19天。6月27日被否的博瑞传播(3.850, 0.02, 0.52%)并购重组事项,在5月28日获得受理,用时30天。
从安排上会速度来看,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共召开27次审核会议,合计审核47家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3-4月数量最多,分别有10家、12家。5月上会数量骤减,只有4家;6月有所恢复,共有8家。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刘连起在上周末出席“2019中国上市公司论坛”公开表示,证监会审核的数量是逐年下降的,其中2017年需要证监会审核的单数占比为7%,2018年则只占4%。“证监会审核的周期一般是3个月,现在实际的周期是不足2个月。今年四五月份,进一步简政放权,把审核周期最短缩至7个工作日。”
去年四季度以来,证监会对并购重组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比如推出“小额快速”审核通道;新增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豁免/快速”通道产业类型。
如果上市公司是A类评级,并购交易也属于证监会鼓励类型,那么在审核流程就可以走快速通道。
“定向可转债”吃香
从上半年并购重组交易方案设计上看,“定向可转债”频频出现,成为常见的支付工具。
自去年11月监管层试点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支付方式以来,半年时间该工具备受欢迎。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约有31家上市公司披露的重组方案涉及定向可转债。
比如近期就有3单案例,分别为“科斯伍德(10.220, -0.03, -0.29%)购买龙门教育50.17%股权”;“博雅生物(26.870, -0.14, -0.52%)收购罗益生物60.55%股权”,“萃华珠宝(20.470, 1.86, 9.99%)收购钻明钻石51%股权”。
“定向可转债的特点是灵活,特别适合震荡市,有利于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谈道,“去年市场环境不好,股价连续下跌,甚至跌破重组发行价,打击并购交易积极性。定向可转债给予买方远期选择权,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减少上市公司资金压力。这样一来双方交易容易达成。”
深圳一名股权私募投资人士认为,今年并购交易活跃,除了市场行情向好因素以外,也有定向可转债工具出现的“功劳”。
同时,记者发现,上市公司除了通过定向可转债方式收购资产以外,还运用该工具募集配套资金,比如有雷科防务(6.440, 0.04, 0.63%)、华昌达(5.790, -0.06, -1.03%)、起步股份(8.780, -0.04, -0.45%)。
以起步股份为例,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泽汇科技88.5714%股权;并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和可转换债券募集配套资金。“上市公司此举主要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但监管层主要强调定向可转债的并购支付工具属性,至于能不能运用到配融,还要继续观望监管态度。”
此外,定向可转债还用于整体上市的方案中。银星能源(6.330, -0.08, -1.25%)就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吸收合并宁夏能源并募集配套资金,这是定向可转债首次被应用到整体上市之中。
在上述深圳股权私募投资人士看来,考虑到二级市场继续波动,下半年定向可转债仍然会是并购重组的主流方式。
借壳市场“变天”
6月下旬 “惊天”政策松绑,为下半年借壳交易开启新的期待。
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其中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缩短“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从60个月到36个月;允许特定战略新兴标的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恢复借壳配套融资。
事实上,今年以来二级市场环境转好,借壳交易数量随之增加。
根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共有9家上市公司曾披露借壳计划,其中有2单失败。6月就有“丹化科技(4.430, -0.04, -0.89%)定增收购斯尔邦100%股权”,构成重组上市。英雄互娱今年两度尝试借壳,第一次在3月联姻*ST赫美(2.960, 0.08, 2.78%)(维权),随后失败;5月则借壳东晶电子(13.980, -0.02, -0.14%)。
此外,控制权转让依然热火朝天中。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逾50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计划通过协议转让控制权方式达到“易主”目的。
广州一家中介机构向记者解释借壳活跃三大原因,“第一,二级市场行情好转,股价上涨利于交易双方;第二,经历去年市场下跌以后,壳价已经比较便宜;第三,市场有资金收紧的预期,所以加速推进借壳。”
受市场行情及政策变化影响,今年上半年壳价起落明显。前述深圳PE人士回忆,“年初因为股市上涨,壳方资金压力缓解,不着急卖壳,心理价位上升。二季度股市回落,ST股连续大幅下跌,科创板也在推进过程中,壳价回到低点。但自从创业板借壳宣布松绑以后,壳价再度小幅上升。”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 IPO、科创板等上市渠道通畅,借壳已不是最优选择,壳价长期将处于下行通道。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