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傍上张艺谋等文艺圈大咖,企业就可以财源滚滚。三湘印象的这一美梦被国内有名的演艺品牌——观印象搅黄。
三湘印象2018年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以19亿元收购的观印象已大幅减值至6.9亿元,同时,观印象连续3年未完成业绩承诺。公司决定对观印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54亿元。公司此举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并发函进行问询。
观印象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导演发起的北京印象文化艺术中心,是国内最有名的旅游演艺品牌之一,拥有《印象刘三姐》、《最忆是杭州》等作品。观印象曾获得诸如马云旗下的云锋新创基金投资。被收购前,张艺谋通过上海观印向持有观印象约25%股权。
2016年5月,三湘印象完成收购观印象100%股权。根据收购方案,以2015年3月31日评估基准日,观印象100%股权所有者权益为9675.58万元,评估值为16.67亿元,评估增值率1622.71%,收购对价19亿元,较评估值溢价13.99%。
观印象原股东上海观印向、Impression Creative Inc。承诺2015年至2018年的观印象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亿元、1.3亿元、1.6亿元、1.63亿元,同时对2018年末的资产减值提供补偿承诺。
在完成收购5个月后,三湘印象还对企业名称进行了更改,由“三湘股份”变更为现在的“三湘印象”,以示对观印象的倚重。
但事与愿违。纳入麾下后,观印象并没有按照预想的去发展。2016年、2017年、2018年,观印象分别实现净利润1.25亿元、1.3亿元、2761.17万元,未能完成当初的业绩承诺。同时,期末资产评估报告显示,观印象100%股权评估值为6.9亿元,存在大幅减值。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三湘印象在年报中表示:“受制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给观印象新项目签约带来一定困难。”
打脸的是,在同一份年报中,三湘印象表示,“过去的五年是我国旅游演艺的快速发展期”。在行业发展向好的情况下,观印象却连续3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甚至出现业绩大幅下滑,不得不令人对其自称的“有着核心竞争力”表示怀疑。
更令人吃惊的,三湘印象年报显示,2018年末观印象对应的商誉账面原值为14.06亿元,当年首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54亿元。
观印象在2015年精准达标、完成净利润1.02亿元之后,2016年、2017年业绩承诺未完成却不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其动机显然值得怀疑。
此外,观印象的未来也让投资者担忧。当初,观印象能被高估值,一个主要原因是张艺谋等文艺圈大咖的存在。如今这一切变得不确定。
公司年报承诺事项显示,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核心导演承诺自相关承诺函签署日起在观印象继续服务期限为3年。由于公司没有披露承诺函的时间点,不知道相关导演的服务期限是否已到期。
深交所要求三湘印象说明,如相关导演不再继续服务对观印象现有项目、已签约未公演项目、尚在拓展中的业务及观印象未来整体盈利能力的具体影响情况,公司将如何开展及拓展业务。
然而,在三湘印象这个并购败局被监管层深度问询之际,仍有类似的效仿者继续痴心并购此类靠名人IP支撑的文化项目。30日晚,全通教育(维权)公告称,公司原聘请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担任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审计机构。因近日正中珠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且尚未结案,公司决定更换审计机构。
全通教育要推进的项目,就是拟作价15亿元收购吴晓波旗下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权,标的资产包括“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等。这个并购资产,在某种程度上与观印象异曲同工,其估值之高,与吴晓波个人IP密不可分。重组预案出来后,深交所曾发函深度追问:“本次收购完成后,在竞业禁止期内,吴晓波能否以个人名义在巴九灵体外参与其他培训、演讲等知识传播活动,能否以个人名义注册其他微信公众号聚集流量、发布共享知识内容,其个人品牌授权、形象使用、粉丝经济能否用于巴九灵之外的商业用途。竞业禁止期结束后,如吴晓波开展类似业务,公司如何予以应对。”对于这一问题,全通教育在回函中只是补充了吴晓波对七年竞业禁止期内的承诺,但对七年后的事情并未明确回应。
前车之鉴,全通教育何以无视?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