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一大早,《中国证券报》刊登评论文章《独角兽“虚胖”之风不可长》(下称:评论文章)称,独角兽上市企业可能有潜在的股价泡沫风险,而一旦这种风险在未来持续释放,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就难以分享到优质独角兽企业的投资价值,甚至可能反受其害。
当天,独角兽药明康德(120.400, -0.50, -0.41%)盘中触及跌停。截至收盘,该公司股价重挫逾9%,报120.9元,市值蒸发近125亿元。
|
“虚胖”
近年来,药明康德先后完成了从美股退市,再到“一拆三”登陆新三板、港股和A股的资本化过程。
|
2007年8月9日,药明康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8年后,该企业于2015年12月10日美股收盘后宣布完成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市值 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220亿元。
退市后,药明康德将其拆分为三类业务:
2015年4月,子公司合全药业登陆新三板,目前市值 197亿元;
2017年6月,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在港股挂牌,最新市值116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954亿元);
2018年5月8日,药明康德回归A股。截至今天收盘,其A股市值为 1259.76亿元。
评论文章写道:
即便考虑到近两年多该公司(药明康德)较高的成长性,相较于分拆之后总市值反而猛增逾4倍的“神奇表现”, 目前A股市场给予的估值,恐怕已经“虚胖”了。
部分指标存疑
|
图源:药明康德招股书
药明康德主营业务要分为CRO服务与CMO/CDMO服务两块,占营业收入比例各年均在98%以上。
|
CRO、CMO、CDMO简介
天风证券研报统计:
2012年至2016年,我国CRO行业销售额由188亿元迅速上升至4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41%。
另外,该券商预测:
2017-2021年,我国CRO市场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32%。
2015-2017年,药明康德营业收入分别为48.7亿元、60.5亿元、7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91%,基本与中国CRO行业发展增速接近。
同期内,该企业负债总额,由32.56亿元逐年增长至58.42亿元,合并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多的33.62%增长至2017年的46.44%。
|
图源:财汇大数据终端,下同
|
图源:药明康德招股书,下同
不容忽视的是,在药明康德招股书中,其披露的2015-2017年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也普遍低于行业均值。(观察者网注: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表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数据显示,最近三年,药明康德销售毛利率逐年提升,分别为34.44%、40.76%、41.83%。
|
图源:财汇大数据终端
然而,与同行业相比,其CRO业务毛利率水平并非遥遥领先。
|
图源:药明康德招股书
药明康德给出的解释是:
泰格医药(55.490, 2.27, 4.27%)和博济医药(22.880, 0.45, 2.01%)CRO的主要方向为临床研究,而药明康德主要为临床前研究,二者的业务内容和业务模式差异较大,毛利率不具有完全可比性...临床前研究,需要大量的场地与实验设备,每年的折旧产生的营业成本较大,所以毛利率水平受到影响。
而除上述指标之外,还有一项数据令人担忧。
2015-2017年,药明康德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93%、3.50%、3.94%。
虽然逐年提升,但在行业当中并不算高,甚至远低于昭衍新药(56.130, 0.85, 1.54%)、药石科技(67.660, 1.63, 2.47%)等近9%的研发比重。
这些事实似乎都在提醒着投资者不宜“过度激动”。
前车之鉴?
评论文章还提到了三六零(34.820, 0.28, 0.81%)、华大基因(138.990, 3.24, 2.39%)等新上市企业:
去年在A股上市的三六零、华大基因等类似基本面不错的企业,就曾经由于当时 投资者的“过度激动”,而遭遇之后股价长期走跌的投资损失。这种现象一旦发生,投资者信心将会受到挫伤,并可能导致市场承接吸纳能力下降,后续其他独角兽企业的融资受到影响。
观察者网注意到,三六零借壳上市后,其股价一度涨至66.5元,市值则逼近4500亿元人民币。
|
可如今,该股股价已近腰斩。截至今天收盘,股价报34.54元,市值2336.3亿元。
反观奇虎360在美国退市时,其市值仅为93亿美元(约合646亿人民币)。
|
另外,华大基因上市后,其股价一度冲高至262元。可现在,股价已跌至135.75元,其市值也缩水近半。
评论文章表示:
如果独角兽企业在A股二级市场有平稳的股价表现,则符合政策初衷。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持续大力推进价值投资等观念的引导,抑制各类投机炒作的不良投资风气。而当前市场对于相关独角兽企业的“恶炒”,显然与管理层的监管政策导向背道而驰。
另外:
为推进实体经济持续升级转型,近年来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部门在相关金融政策上,持续向独角兽企业等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倾斜,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支持,带动大量朝阳产业的优质企业发展壮大。如果任由一些独角兽上市企业股价在二级市场投机爆炒、定价扭曲,将会影响到这一经济政策的效果。
据虎嗅网4月17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等三家公司最快将于今年6月份以CDR(中国存托凭证)方式回归,成为首批回归A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另外,继药明康德之后,工业富联、宁德时代等独角兽也将纷纷登陆A股。
安信证券对此表示,挖掘独角兽的机会要从多维度、多层面进行分析。主要看企业的未来持续成长,特别是超预期成长。另一方面要看企业创新能力和不可替代性。
目前来说,市场对于独角兽企业有更高期许和估值,市场溢价通常处于较高水平,投资者也需要注意潜在的风险,谨防过度投资。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6年、2017年消失的独角兽企业分别为22家、19家。
互联网产业专家、资深观察者徐华称,部分独角兽企业并不具备有长期盈利的可能性,只是站上了某些市场的风口。
总之,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居民消费升级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不必夸大独角兽企业上市的作用与价值,投资者也要持理性态度,杜绝独角兽企业“虚胖”,可持续健康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陈靖
<<返回列表页CopyRight @ 2002--2014 北京昱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0010号-1